投稿须知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投稿须知
1.投稿方式
 本刊只接收网上投稿,不受理其他形式投稿。登录本刊网站yxyp.cbpt.cnki.net,点击进入作者投稿系统进行投稿首次向本刊投稿请先进行注册,需正确填写账号信息、个人信息(带*的为必填项尤其是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寄地址等,主要用于编辑部联系作者、审稿及出版等事宜的邮件通知、后期邮寄期刊导读本请以原稿相关附件的形式上传单位介绍信的图片或扫描件。
注册成功,完成登录后,请仔细阅读投稿须知、版权转让协议依次上传稿件原文word文档图片、视频等原稿相关附件;填写稿件信息,稿件中的中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信息,系统已自动提取,请核实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修改;填写稿件创新点(可无);填写推荐专家(没有可不填);填写基金信息(没有可选);添加作者(默认第一作者是投稿人本人,如文中涉及多位作者,需添加每位作者信息,并选择通信作者);核实稿件信息无误后,仔细阅读著作权声明,确认投稿。
2.稿件要求
1文稿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重点突出,论点明确,逻辑严谨,资料详实,数据可靠,书写规范,语言通顺,文字精炼。文稿中的外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文种等均应注明。文中数据、结构式、公式、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
2文题
文题应简明、准确、醒目,能反映文章的主题,突出创新点。中文文题一般以20字以内为宜,一般不用简称、缩写、代号、标点符号。
3)作者姓名及单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贡献的大小顺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及所在城市注在作者姓名下方。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分开, 并附第一作者联系电话通信作者E-mail。作者署名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如必须改动,应由第一作者出具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以示负责。作者的汉语拼音姓 全大写 在前, 首字母大写 在后, : 王小明写为 WANG Xiaoming。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其右上角用1, 2……标出, 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 2……。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称, 并附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英文单位中加China
4)摘要与关键词
论文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在300个字左右。综述采用叙述式摘要,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内容,其他论文采用结构式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要素组成。
关键词可参考《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SH词表 和《中医中药主题词表》,选择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术语,一般38个,词间用分号隔开,不用缩写语。
5)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的内容格式为:姓名,性别,xxxx年生,学历,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xxxx工作。写在首页脚注。如果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非同一人,还需列出通信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用*标出
6)正文内容
正文一般由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组成。一般论文不超过三级标题,如11.11.1.1,接标题号之后文内连序号用圈码序号,如③……表示。
前言:简明扼要地概述本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附必要的参考文献。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创新性。
实验材料: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等,应说明来源、品种及规格。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称》《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 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为准。若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 则用批准的药名。药品名使用通用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药名写在剂量前面。
试验方法: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计量单位及符号: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书写。
国际代号与缩写: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如果不是常用缩略词, 应在第 1次出现时给出定义。
数字:作为量词与序数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符号按国家标准 GB3102.11-93执行。作为词表构成定性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用汉字。
有效数字: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 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 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5则舍, 大于5则进, 如等于5, 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则舍。数字修约只可一次完成。
表和图:如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不必列表和图。表和图与文字不要重复,只需强调主要发现。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表内计量单位的名称要使用单位符号。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序号及图题。表格请用三线表。表内数据小数点后有效位数应一致;某项标目指标值尚无数据时,用表示。表格应出现于相应正文段落之后。
统计分析: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3-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统计学方法尽可能详细描述,建议补充有关统计研究设计、资料的表达与描述、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等。
讨论:讨论部分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应讨论本实验试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试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对不作为本实验试验的内容不必写出。不重复引言及结果中已叙述的内容, 避免不成熟的论断。
7)资助项目
来稿若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基金项目、重点攻关项目或各级科技获奖项目等,请在文稿首页脚注标明其名称和编号,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此类文章优先发表。
8)增强材料
作者投稿时可提供与来稿内容相关的、记录试验过程的高清质量图片或视频,要求图片3M以上,视频不少于30s,在投稿时以原稿相关附件形式上传,附件上传格式为.jpg.rar,该部分内容将作为增强材料出版。
9)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后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依次排列,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并置于方括号中。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者亲自阅读与稿件主要内容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文献内容。内部资料勿作文献引用。文后参考文献格式见论文模板。
3.稿件处理
向编辑部投稿的文章会经过初审复审同行评议终审3个阶段,终审通过则确定录用稿件。一般投稿后10个工作日左右完成初审,2个月左右完成复审,3个月内完成所有审稿流程。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通知者可另投他刊,如3个月之内作者另行投稿,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到编辑部。稿件录用后36个月内刊出。若同一作者同一时间录用多篇稿件,每期只能安排一篇,且需隔期出版,不会连续两期安排同一作者文章。一般会按照录用时间顺序安排刊期,具体会根据文章内容有所调整。请广大投稿者投稿前考虑好见刊所需的等待时间,以免耽误职称评定等事宜。
投稿后稿件退修(退稿)、稿件录用以及安排刊期过程中都通过邮件通知作者,作者也可随时登陆作者投稿系统查看稿件审理和安排刊期(登陆投稿系统已投稿件点击文章名页面最下方)状态。
作者收到编辑部的稿件退改信息后,登录作者投稿系统点击进入待修改稿件,然后点击相应文稿后的放大镜图标进入修改稿上传界面,查看退改意见,修改完成后,点击选择文件完成上传。责任编辑加工过的文稿在发表前通过邮箱请作者核对,全部作者须对该作者校样认真核定,并由通信作者最终核实后,将核对结果返回编辑部。
4.文责与版权
来稿文责自负。作者应对其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请勿一稿多投。本刊有权对稿件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向作者征求意见。
本刊已收录进入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一经选入本刊的文章,将入编各类数据库,作者需签署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作者如不同意将论文编入中国知网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5.费用情况
论文录用后,作者需一次性支付论文开放获取处理费(APC